假货横行是电商的“全球病”,看世界各国有妙招

近日中国工商总局关于中国电商“正品率”的抽样调查引发公众关注。《环球时报》记者调查发现,网络售假也是困扰各国监管者的问题,尤其是各国中小网站假货数量也很惊人。

美国社交网站假货链接横行

美国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称,消费者因产品事故造成的死亡、受伤和财产损害每年给美国带来超过1000亿美元的损失。翻看美国媒体有关eBay和亚马逊的报道,从十多年前起,有关假货伤及买家利益的新闻就见诸报端,因为假货横行而导致用户活跃度下降,eBay在2007年下大力气清理网站的假货,彼时目标是将对奢侈品假货的投诉率降低60%。

一家总部在洛杉矶、名为“假货报告”的民间网站去年花了9个月的时间进行调查,在eBay上购买了250种假货,其中包括苹果手机充电器,药品、体育用品、儿童玩具甚至是汽车轮胎。该网站称,假冒伪劣产品仍然在eBay上大行其道。该报告揭露eBay在处理假货时的机制失败,消费者很难识别假货,即使识别出假货,也面临着eBay公司偏向商家的仲裁。

美国消费者若在网络电商平台上发现假货,可向该电商反映,同时也可向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反馈。即便如此,每年“网络星期一”的购物节依旧是美国执法部门的打假高潮。网络售假现象屡禁不止。据美国彭博社报道,知名社交网站——脸谱上也是假货横行。意大利网络安全专家安德里亚·斯特罗帕和阿格斯蒂诺·斯皮恰雷洛通过对脸谱上1000多个广告链接的调查发现,涉及时尚和奢侈品的广告中,约有1/4为假货和仿冒品。

英国发“阻隔令”清理假货

英国《卫报》报道称,2014年10月17日,英格兰和威尔士高等法院靠前次发出“阻隔命令”,即商家有权要求电商阻断假货网站的链接,这被视为打击网上销售假货商品的有力武器。高等法院的这一决定源自几个月前瑞士奢侈品公司历峰集团的***。历峰集团要求英国五大互联网服务供应商屏蔽6家销售历峰品牌假冒商品的网站。历峰集团指出,这仅是多达23.9万个潜在侵权网站里的靠前批。

欧洲电商网站ecommercenews报道称,网上贩卖假货的小网站数量惊人。历峰集团的知识产权代理律师拉金德拉认为,高等法院的决定对造假者是一个严重打击,但是要完全关掉销售假货的网站非常困难,一些不知情的消费者往往是受害者。互联网为这些假冒厂商提供掩饰自己真实身份的便利。她认为,一个更有效的方式是切断这些网站的流量。电商在打假上扮演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为他们可以限制那些假货网站的访问量。

德国海关先堵假货

2014年德国100大网店销售额达185亿欧元。德国联邦消费者协会当年进行的调查显示,德国网上商店仍存在10%左右的假货。假货不仅存在于大型第三方平台如eBay等,更多的是在一些小型网络商店中。

近年来,德国加大了打击第三方平台卖假货的措施。首先,一旦被告知某位卖家销售假货,第三方平台必须立即采取干预措施。德国《明镜》周刊称,这一“干预原则”收效迅速,eBay德国网站各大品牌商品在一年内,假货率从25%下降到不足8%。

其次,对售假商家进行严厉法律制裁,勒令其14天内无条件让买家退货。同时,制定售假网店黑名单。民众可以在监督网站曝光网店售假行为。德国司法机构将对这些网店进行调查和惩罚。企业也会组成打击盗版和假冒行动小组,参加这个小组的都是国际品牌企业,包括手表、珠宝、服装、家电和药品等领域的企业。

最重要的是德国海关严堵假货源头。德国海关数据显示,欧盟去年一年缴获3600万件假冒产品,总价值为7.6亿欧元,仅德国没收的假货货物价值就达1.34亿欧元,尤其是珠宝首饰、服装和香水。据称,这些假货中,2/3来自中国内地,13%来自中国香港,随后为美国(4.3%),英国(3%)和新加坡(2.7%)。

韩国小电商假货多

在韩国,网络购物逐渐呈现分化态势,一方面大的电商有越来越集中的趋势,而这些电商的产品往往比较让消费者放心。但另一方面,韩国近年来小网站购物拒绝退货等不良事件也频频发生,甚至还有不少利用网上购物进行诈骗的案例。

根据韩国网络监管部门的统计,在去年9月到10月间,韩国发生数百起网购诈骗事件,涉及货物种类包括服装鞋帽(77件)、iPhone6手机(85件)、家电(132件)等,通常发生在新开设的购物网站,商家会以种种方式推迟发货,最后网站撤销,诈骗人员消失得无影无踪。

目前,针对普通网购***,韩国有消费者院和公正交易委员会接受投诉并处理,如果牵扯到网络诈骗,可直接向韩国网络**厅进行申告。

轻松掌握跨境电商与外贸资讯,请下载【雨果网】APP或关注微信号【cifnews】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相关服务,阁下应知本站所提供的内容不能做为操作依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