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5G资费套餐绝非天价 提速降费背景下运营商需要有新思路

TechWeb 文/卞海川

2019年可以说是5G元年,相关通信标准落地,多款5G产品相继问世,我国5G发展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当中,对于消费者而言,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正悄然向 他们赶来,不过,随着5G时代的临近,也有很多人担心一个问题,国内5G网络的套餐资费又会如何定价?

5G资费套餐是市场所关注的重要话题,在我们讨论国内5G套餐的趋势时,不妨先看下国外已经推出的相关5G资费标准。

(部分5G套餐资费标准)

国外已公布的5G套餐标准

早在去年12月,AT&T宣布其5G网络将在亚特兰大、休斯顿等12个城市的部分地区上线,在没有5G终端载体的情况下,通过其移动热点路由器产品,用户可以获得速度达140 Mbps左右的网络(大约是4G网络速度的3倍),AT&T的移动热点路由器售价为499美元(约合人民币3300元),用户在买了热点之后,还需要每个月花70美元(约合人民币480元)购买数据流量,而且一个月只有15GB,没有更多选择,也没有无限流量。

AT&T的竞争对手Verizon也在美国部分城市推出5G固定无线宽带服务“5G Home”,套餐服务内提供300 Mbit/s下载速率,峰值速度接近1Gbit/s,套餐资费老客户是每月50美元,新客户则为每月70美元。

当然,美国运营商所谓的“5G”套餐也饱受质疑,有声音称仅仅是4G网络的升级版,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国际通用标准5G网络,可是资费标准却没有大打折扣,对消费者而言,可以称得上天价。

亚洲方面,与美国运营商之间的“唇枪舌战”不同,韩国三大电信运营商SK Telecom、KT和LG Uplus可谓“合作紧密”。在韩国有关部门的协调下,三大运营商共同分担5G的基础网络建设成本,并且统一运营时间表。

据LG Uplus方面公布,5G手机用户将以每月4.95万韩元(约合人民币300元)的价格获得10G的套餐流量,享受5G服务。

随后,芬兰运营商Elisa也宣布了资费标准,Elisa的5G套餐约50欧元(约合人民币400元),提供无限量数据,600Mbit/s下载速率。

SA无线通讯领域研究总监杨光表示,目前还没有5G手机真正上市,所以少数几个开始提供5G业务的运营商也都是侧重在B2B或家庭宽带领域,终端设备主要是无线路由器、家用CPE等,所以还没有真正面向消费者手机的5G资费发布出来,有的仅仅是无线路由器这一类数据终端的资费。

杨光进一步解释道:“对于这一类产品,资费看起来和4G差别不大(国外市场)。当然目前5G商用还处于非常早的阶段,运营商都在探索商业模式,现有的这些数据终端的资费应该还只是初期的试水,还无法反映5G资费未来的走向。”

国内5G套餐资费预测

5G网络相较于4G而言会有质的飞跃,国内用户最担心的一点就是套餐资费会不会悬殊较大,看了国外已公布的资费标准,这种担心更加强烈。

实际上,我国流量资费处于全球中低价格,据Rewheel计算平均1GB流量各国资费为,韩国16.63美元/GB、加拿大11.48美元/GB、美国8.37美元/GB、芬兰0.24美元/GB、欧盟成员国2.75美元/GB,国外公布的套餐资费对国内标准参考意义不大。

杨光指出,按运营商经营的一般规律来说,运营商应该会想办法利用新一代技术提供的更好的体验,来拉高用户的ARPU,等到新技术的普及率达到一定水平后,再降低资费的起步门槛,从而促使更多的用户转移至新的网络。预计我国运营商初期的5G资费的绝对值可能会比目前4G资费有所上调,当然其中包含的数据流量也会相应上调,从每bit单价的角度肯定是下降的。

“在国内市场由于三大运营商都是国有企业,受政策因素影响更大,在提速降费的大背景下,可能会更多的把5G的先进性反映到提速这个维度上。”杨光说。

简单来说,5G商用早期的资费情况会略微高于4G,随着时间的推移,运营商会下调5G资费到目前4G资费水平,最终整体资费低于4G。

5G套餐的新思路

众所周知,国内三大运营商建设5G成本投入巨大,想要收回成本,5G套餐制定就要有新的思路,4G时代运营商收费模式一般是针对“流量语音”服务,5G时代,收费模式或许将会改变,基于服务做差异化收费模式。

杨光表示,5G时代,随着网络能力的增强,运营商的经营维度可能可以从单纯的数据流量扩展到用户体验的维度,比如利用网络速度作为不同资费之间的差异化(国外运营商已经开始采用了),或者利用5G低时延的特点从时延维度进行差异化。或者把不同体验的内容与数据流量捆绑,比如利用视频内容的分辨率做差异化等等,都可能成为5G资费的新型模式。

5G真正普及之前,商业模式仍然存在各种可能性,可以预见的是,5G资费套餐价格会稍有提高,新的业务模式将会出现。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相关服务,阁下应知本站所提供的内容不能做为操作依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